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宅门庭院深几许,背后陈事何人知丨闵行情-独家焦点

来源:今曰闵行    时间:2023-05-28 04:34:26
水韵江南,梦里水乡。 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,一处景致, 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学向往, 一种情怀,一种梦想。

在《发现闵行之美》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一季, 我们邀请了七宝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“谁不忆江南——闵行记忆”。今天,你将听到的是关于赵元昌商号宅院。一起跟着声音,看看它背后不为人知的陈年故事……


(资料图片)

望着眼前这幢两层高、貌似并不起眼的宅院,如若不是特意寻访,定然无从知晓其昔日的辉煌。

这座宅院叫“赵元昌商号”,是江南集镇中典型的“前店后宅”式建筑,在当地民居中颇具代表性。建筑共分二进,一进为七开间街面楼房,为各色商铺,分布着米行、小商品店铺和手工艺品商铺。这倒是沿袭和保留了“商宅”的一贯特点和习性,赋予了这儿浓厚的商业气息。

相较于沿街的热闹,我其实对店铺背后仍作生活起居使用的二进院子更为好奇。为躲避沿街铺面摩肩接踵的人群,我选择了沿着宅院侧边略显狭窄的巷弄往深处走去,这厢的僻静和街面的嘈杂倒是截然不同,令人心静。

赵元昌商号宅院 曹恒律(摄)

最先吸引我的是宅院的门楼,仅从大门上方精美的砖雕,便可隐隐窥见宅院最初的主人对建筑的考究。大门半掩着,因是私人的生活住所,也不便入内打扰,便围着建筑的外围转了一圈。青砖黛瓦间的年轮、斑驳的青苔,连着门头器宇轩昂、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,每一处细节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当年的往事、当年的繁盛。

明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赵氏思斋公迁居召稼楼,以农耕为业,此后家族在此繁衍生息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年仅36岁的赵氏思斋公后人赵志权因病去世,独独留下了妻子秦氏与儿女们。秦氏出身书香门第,面对艰难的局面,毅然将刚成年的儿子赵元祥送出门去“学生意”,逼其自创家业。

日前,区政协办公室、区教育局、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《发现闵行之美》系列丛书诵读活动,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、善读书、懂历史、爱家乡,合力推动“闵行情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。

第一季,我们邀请了七宝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“谁不忆江南——闵行记忆”。此书聚焦闵行地区重点保护的古树、古桥、古建筑等珍贵的文脉资源,我们力争用一张张照片、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童声音频,引领大家发现闵行之美,去诗化心中的江南,并勾勒江南文化的生动线条,阐释江南文化的核心本源,从而留住心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。

5月4日起,每个工作日的21:30,我们不听不睡!

一起聆听闵行声音,发现闵行之美……

作者: 李步青

朗读:七宝中学 高一(13)班 张采荇

编辑:汤婧娴

文字内容:明镜文化

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

特别提醒:

如果您不想错过“今日闵行”,记得“星标”,并多点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这样,每天新文章推送,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: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服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